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殷德生|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热门看点

2023-05-08 22:16:49 来源:文汇报

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殷德生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四个显著优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汇报: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已成为构筑未来发展优势的关键方向。您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我国有哪些独特优势?

殷德生: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世界第二,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40%左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四个显著优势。一是拥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内需市场。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人口有4亿。数字经济是激发内需市场的重要力量。我国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支撑。二是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产业数字化转型空间巨大,这也是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新优势的关键。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这也是发展数字贸易的重要推动力。三是数字基础设施保障有力。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数字基础设施。目前正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四是制度供给充分。国家数据局已经成立,《“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文汇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何聚焦制造业这个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工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翅膀”?

殷德生:数字化转型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新产业三个部分。推动数字产业化的目的就是壮大数字部门。“十四五”规划为此提出,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产业数字化的关键就在于推动数字技术在现有各产业的应用和赋能。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无论是生产领域的智能制造、智能研发、智慧物流、数字会展等,还是生活领域的智能教育、网上医疗等,信息技术推动着现有产业的数字化应用。数字新产业即数字经济所引发的新产业。在数字知识生产、智慧新零售、智能出行、数字娱乐、智慧健康等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进而衍生出新型数字生产生活模式和业态。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当前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一是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2023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共有18家工厂新入选,其中中国占8家。二是促进创新链平台化。三是强化价值链数据化。四是加速供应链智能化。

“无人车间”感受智能力量

“要想富先建网”凝聚乡村振兴共识

文汇报:今天,在广袤农村,耸立在田间的铁塔上挂了不少4G、5G基站。如何用好这些数字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

殷德生:“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人们口口相传同时又亲眼见证的朴素道理。“要想富先建网”则凝聚着乡村振兴新共识。在数字时代,这条“路”就是数字化之路,其不仅包括5G等数字基础设施布局,而且包括算力能力和规模。例如,云南省独龙江乡这个昔日最晚进入现代社会的独龙族,数字化让她实现了“一跃千年”的梦想,“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电商”等数字经济新模式纷纷落地,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数字经济对于乡村振兴,一边是“赋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乡村发展,另一边是“升级”,将新一代ICT技术应用于乡村产业,而且兼容或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乡村治理也离不开数字技术手段,《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利用数字技术助推乡村振兴还需要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提高农民对数字化“新农具”的使用能力。

文汇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增加的158个新职业中,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包括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您对培养数字化人才,打破制约数字经济就业创业的难点堵点有何建议?

殷德生:数字职业的不断新增和扩容为创业就业提供新的动能。我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17亿户左右,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建成全球最大移动物联网络,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占全球比例已经超过70%。这为扩大数字经济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上,一方面,加快布局一批数字领域学科专业点,推动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共同建立一批数字前沿技术研究基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构建覆盖全民、城乡融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体系,增强人们的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着力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和数字新产业的涌现。

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在各行各业和各类群体中显著提升数字化适应力、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消除就业创业障碍。例如,对于产业工人,需要系统开展面向生产全环节的数字技能培训;对于老年人、残疾人,需要建设适老化数字产品,开展与此相关的数字技能培训;对于新兴职业群体,制定数字新职业的标准体系,开展专业培训。全球主要国家都将持续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

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构建

文汇报:数字经济演进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如何把握“创新”和“安全”这一对动态平衡的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殷德生:数据是数字经济的主要投入要素,数据流引领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但其面临着数据规则重构、数据标准重定等新的变量,尤其是重构数据开放、数据产权、数据保护、数据流动、数据定价等基础性秩序。因此,“创新”一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我国以“新基建”破解数字经济赋能升级的“硬核”问题。

数字经济是数据密集型经济形态,对规则的敏感性和依赖性很强。要确保数字经济的“安全”,就需要把握世界数字经济规则的主导权与话语权,破解规则“卡脖子”问题。数字经济规则中既具有显然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又存在着各国的理念、利益与主张的明显差异和分歧。数据的开发、利用、定价、算法、标准与保护等深层次问题成为全球难题。

目前,美国、欧盟在争夺世界数字经济规则的主导权上主要集中于数据治理、算法治理、数字市场治理等领域。在数据治理上,美欧已形成了各自的基本模式。我国要充分用好“一带一路”建设、进博会、上合组织等一批重量级国际平台,主动设置数字经济全球性议题,推动形成各方普遍接受、具有国际适用性的国际数字规则与治理体系。《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也已提出,要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积极参与数据跨境流动等相关国际规则构建。

作者:刘迪

编辑:任思蕴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今日关注:200家企业组团 武汉今年最大招商团赴大湾区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